今天是,欢迎光临沧州市新华书店网站

沧州新华书店

沧州新华书店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重温红色经典《大刀记》

时间:2021-07-23 作者:任丘分公司 康小川

我读《大刀记》这部红色经典长篇是从听开始的。当时年岁还小,住在农村。上学作业不是很多,放学回家除了在街上跑,就是翻看书箱里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连环画册,再就是定时定点的听书了。当时没有电视,可收音机却是常见,俗称“戏匣子”。

薛中锐播讲的《大刀记》是当时的准点热播,每在这时,我就成了乖宝宝,坐在马扎或土炕上,认真倾听,深深的为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打动。主人公父亲长工梁宝成“闯衙喊冤”却被打屈死,主人公梁永生多次寻机报仇却难得如愿,多少年来只能背井离乡。东奔西闯中他到了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入了党,寻得真理,后被派回家乡领导抗日。凭借自己"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脾性和具有历史传承的大刀,很快组织起了大刀队,杀鬼子,除汉奸,快意恩仇。情节故事让人热血沸腾。唯有不足的是间断收听,往往每到关键时节,就是一句“播放到这里,请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收听”。

真正读到《大刀记》原著是在七八年底。当时马上小学毕业的我离开村里随军。母亲见我喜欢看书,就在部队图书馆里给我借了很多书,现在看来自然都属于红色经典了。《红岩》、《平原枪声》、《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日》等,自然也有《大刀记》。当时见到这些书时,可谓大喜过望,不分时间的如饥似渴、疯狂的看。结果书是看了,眼睛也看坏了。左右眼度数相差6度多,左眼几近失明。只所以没有戴上眼镜是因为两个镜片相差太大,不好对光。今日想来,主要是当时看书姿势不对,时常躺着看;再就是看书时间过长,一段时间看到凌晨;还有忽视了光线,太亮。在村里时电灯似亮不亮,晚上基本上不看书的,也无书可看。随军后,卧室灯泡一下提高到六十瓦。当时没有护眼意识,当感到眼睛出现迷糊时,为时已晚。

再次读《大刀记》,已是八二年的事了。当时刚参加工作,在新华书店门市站柜台。背后是成架成排的书。我似乎又回到了几年前初次见到成摞小说时的情景。闲暇之时,可劲的翻书看书,曾经读过的,未经读过的,基本上是挨着看。书店营业员读书是允许的,这叫熟悉图书。直至有一天发觉,这文学作品内容怎么有那么多的重复,那么多的似曾相识。

不知在哪一年,我的书架上少有地添了一套小说,这就是《大刀记》。一般情况,我的书架鲜有单本小说的。也许小说读过后,就没有必要再收藏的缘故吧!但《大刀记》是少有的几个例外之一。

闲来翻看。在岁月阅历乃至知识积累后,已经不再浅显的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了,而是有时去琢磨领会作者创作的价值准求。可以这样说,《大刀记》艺术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获得胜利,在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那一时期人民内在要求,无论是民族内部的阶级斗争还是反抗外族侵略的民族抗争。

可以看到,《大刀记》前半部分,梁永生处于自发状态下的个人复仇,为了家仇而上下求索,为了报仇,可以单身入虎穴闯贾府,报仇不得可放火烧府泄恨。但这样的个人抗争,无法与代表旧有社会秩序的豪强劣绅抗衡,结果只能远走他乡。前途暗淡、经历凄惨。后半部分,梁永生参加革命,被委派回家乡,组建大刀队展开敌后游击战。虎口拔牙,重返宁安寨,夜战水泊等一次次战斗谱写了鲁北人民在日寇汉奸的残暴统治下不屈不挠的抗战史诗。

《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有名言: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

读书就当读出其中包藏的生命潜力啊!